11月10日上午,2014年度山东省尼山书院管理骨干培训班(第二期)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开班。山东省图书馆馆长李西宁,山东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李晓峰、党委书记史永志、副院长高迎刚等出席了开班典礼。开班仪式由山东省文化厅公共文化处处长刘显世主持。
李晓峰首先代表山东大学致辞,向全体学员介绍了山东大学的悠久历史、办学优势、崇实求新的优良校风和醇厚严谨的学术传统,介绍了依托百年名校山东大学并以艺术学院为主体的文化部全国基层文化队伍培训基地的相关情况,表示在省文化厅的领导下、在全体学员的支持下,相信本期培训一定会取得圆满成功。
来自山东省沂源县图书馆的何晶晶代表全体学员对承接本次培训的山东大学艺术学院表示衷心感谢,表示在培训期间一定严格遵循山东大学的校纪,充分发扬山大的优良校风,刻苦学习,切实把所学内容用到实际工作中去,积极发挥作为文化工作者的力量,为我国公共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做出贡献。
开班式后,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李国琳作了题为《尼山书院和乡村儒学讲堂建设的目的和意义》的专题讲座。讲座中李国琳首先从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入手,提出图书馆转型以及建设尼山书院等传统文化教育机构的必要性,然后结合全国文化建设前沿及省内实践经验,论述怎样才能通过“图书馆+书院”模式进行图书馆标准化建设,优化图书馆资源配置以及创新图书馆服务方式,从而更好地发挥尼山书院的作用。
本期培训班是山东省文化厅主办的全省尼山书院管理及师资骨干培训工作系列培训班的第一期。全省尼山书院管理及师资骨干培训的目的,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快推进全省尼山书院规范化建设,拓宽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山东省将建立制度化的动态培训机制,每年采取定期轮训制度,组织全省尼山书院管理骨干和师资骨干到有关高校、尼山书院实践基地进行培训。通过培训,切实提高尼山书院管理人员对尼山书院建设重大意义、主要内容、服务规范及操作流程等的认识,提高师资力量的授课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其在尼山书院建设中的示范和引领带动作用,全面推进全省各级尼山书院建设。2014年10-12月,在山东大学艺术学院(全国基层文化队伍培训基地)分5期对尼山书院管理骨干展开培训,每期一周,提高尼山书院管理人员对尼山书院建设的认识和书院建设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服务水平。2015年3月前,在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分4期举办尼山书院师资骨干培训,主要内容包括尼山书院建设的意义、功能定位、授课内容方式、传统文化理论知识讲解等。
本期培训期间,山东省图书馆、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山东大学艺术学院有关专家将分别从《尼山书院的规范化建设与服务模式》、《尼山书院的课程设置及主要内容》、《儒风乐舞——传统礼乐文化的当代形态》、《中国传统书院制度及其对当代尼山书院建设的借鉴意义》、《山东省乡村儒学建设情况》等方面作专题讲座,分别从不同角度为学员精心授课,普及儒学理论和管理专业知识,旨在加深参训学员对传统文化特别是国学的领悟能力,切实提高文化管理能力。
参加本期培训的五十多名学员来自淄博、枣庄和烟台等市的县市图书馆管理干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