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山东大学艺术学院“拾遗华章”非遗工艺实践体验调研团在黄河沿线地市开展非遗传承体验活动
2025年02月16日 点击:[]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也滋养了山东省和河南省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黄河流域的核心地带,山河两省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珍贵的文化瑰宝,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是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生动见证。
近日,山东大学艺术学院“拾遗华章”非遗工艺实践体验调研团的成员们赴黄河沿线地市,以实际行动为黄河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注入新的活力。
一、朱仙镇木版年画:一刀一刻,传承匠心
团队成员韩知晓走进开封朱仙镇,亲身感受木版年画的独特魅力。在传承人的指导下,学习雕刻技法,体验年画印制,感受传统工艺的精妙。
二、杨家埠木版年画:一笔一画,描绘乡愁
团队成员于欣冉在年画之乡——潍坊杨家埠,体验了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制作过程。从构图到刻版,从印刷到上色,认真学习每一个步骤,与传承人杨静深入交流,提升了对本土文化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三、莒县过门笺:一剪一刻,祈福纳祥
团队成员尹毓萱赴日照莒县进行过门笺非遗项目的劳动体验,参与制作过门笺,经过巧妙的剪裁和刻制,创作出精美的过门笺作品。不仅图案精美、色彩鲜艳,且寓意深远,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四、鲁锦与古法钩织:一丝一线,编织华章
团队成员王冰洁则前往济宁市嘉祥县春秋源鲁锦博物馆和菏泽鲁西新区鲁西南古法钩织工坊,参观调研,了解当下相关非遗产品市场、消费群体和传播渠道。随后体验鲁锦织造,从手工艺人岗位劳动的视角出发,对非遗工艺进行深入的发掘和探究,提取相应的文化视觉元素。
此次非遗文化调研活动,团队成员们亲身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魅力,深入了解非遗项目的实际状况和传承人的需求,与传承人进行交流和访谈,为未来文化传承和艺术创作奠定基础。
文字作者: 王冰洁
图片作者: 韩知晓、于欣冉、尹毓萱、王冰洁
团队指导老师: 赵根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