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返回>>

艺术学院美术系设计系师生党支部赴酒泉 卫星发射中心开展党建实践

10月12日,山东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设计系师生党员于清晨五点启程,披星戴月,一路驰骋。车队穿行于茫茫戈壁,最终顺利抵达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途中,车辆在狭窄崎岖的土路上蜿蜒前行,艰苦的行程让全体人员对此次实践活动更添敬畏。本次党建活动紧扣“学用结合、艺思相融”的核心要求,以实地感悟推动理论学习走深走实,切实筑牢师生党员的思想根基,提升履职尽责的政治素养。


锚定学科特色,打造实践学习“新场景”

进入基地车辆装备维修中心,师生党员面向鲜红的党旗庄严宣誓,铿锵誓言凝聚起践行初心使命的坚定信念。

在车间内,装备维修中心高级军士长王召华向师生党员们介绍了车间的光辉历史:作为航天装备保障的关键力量,该车间曾参与三次重要阅兵任务,始终秉持“连一滴机油都不能漏”的极致标准,圆满完成各项保障任务。“当年连基本的公路都没有,前辈们在荒漠中往返奔波、攻坚克难,这份坚守正是航天精神的生动写照。”现场讲解让师生党员深切体会到航天事业发展的艰辛与不易。

结合艺术学科特色,学院特别安排三位同学为战士们绘制速写。同学们以笔为媒,用细腻的线条勾勒出战士们的坚毅形象,在艺术创作中传递敬意。这种“专业实践+思政教育”的融合模式,将思想培训与专业特色紧密结合,推动师生党员学在一线、悟在一线,让理论精神转化为鲜活的艺术表达,构建出特色鲜明的学习场景。


聚焦学思践悟,碰撞思想提升“新实效”

随后,师生党员走进发射中心历史展览馆,通过丰富的史料与图片,深入了解一代代航天人隐姓埋名四十余载、为祖国严守秘密的奉献历程。在宏伟的展示厅中,载人航天全过程演示以及航天员太空活动的画面令人震撼;神舟九号返回舱实物与堪比三个足球场大小的降落伞,让大家直观感受到我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深刻领悟航天精神的丰富内涵。

活动结束后,师生党员结合所见所感展开交流研讨,立足专业实际探讨践行方向,推动艺术视角与理论思考、航天精神同频共振。

艺术学院美术系设计系教工党支部书记赵鹏表示:“实地走进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我对‘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航天人精益求精的精神,将指引我在教学中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红色元素,引导学生将艺术追求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实际行动落实教育强国的要求。”

艺术学院美术系设计系教工党支部组织委员董晓丽谈到:“作为艺术教育工作者,我将以此次实践为契机,将航天精神融入课程思政,结合《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的要求,深化‘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的理念,培养兼具艺术素养与家国情怀的优秀人才,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美术系设计系学生党支部副书记郭沛函表示:“此次实地学习让我对‘将个人学术追求与国家需求紧密相连’有了更真切的理解。航天人的坚守激励着我,今后要以专业所长记录时代精神,在实干笃行中展现学生党员的青春担当。”

美术系设计系学生党员刘家诚表示:“亲眼见到神舟九号返回舱实物,我深切感受到祖国的强大。作为艺术专业学生,我将牢记‘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嘱托,把航天人攻坚克难的精神融入学习与创作,用艺术作品讲好中国故事,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此次党建实践活动是学院创新党员学习模式的生动体现。通过“理论指引+实地感悟+专业践行”的方式,师生党员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凝聚了奋进力量,为今后以艺术之力服务国家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文字:车子轩,张乐溪

图片:邱春歌

编辑:范熠文

责任编辑:孙艺菲

审核:朱伟、赵鹏、董晓丽